立信咨询Boris Lombard:中国企业进军欧洲需战略转型
(原标题:立信咨询Boris Lombard:中国企业进军欧洲需战略转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立信咨询海外合伙人Boris Lombard在第八届进博会上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是中国企业布局欧洲市场的重要机遇期。然而,随着传统出口模式逐渐触及瓶颈,中国企业亟需通过战略重构,以把握欧洲市场的新机遇。
Lombard表示:“过去25年间,中国企业凭借‘国内生产、欧洲出口’的模式,依托高效的成本控制与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在欧洲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全球市场环境正经历深刻变化。比如,中美贸易挑战引发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同比增长了7%。这一趋势也引发了欧洲对本地市场的保护性反应。因此,对于计划出海的中国企业而言,传统的出口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通过增强在欧洲的“存在感”,加快本地化布局。
关于开拓欧洲市场的具体路径,Lombard分析了三种主流模式的利弊:绿地投资虽可实现100%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但企业需应对复杂的当地法规与漫长的审批流程,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三年;并购能够快速获取品牌、工厂和市场渠道,但合适的目标稀缺,且在战略领域的投资须通过当地经济部门审批;合资模式则被视为兼顾效率与风险的双赢选择――通过与具备互补产品、成熟品牌及销售网络的欧洲企业合作,可加速市场准入、降低投资成本并共担风险,但也需提前协调长期战略、解决治理结构并明确退出机制。
Lombard强调,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管理模式的不同,是中国企业进军欧洲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他引用研究指出,中国文化倾向于高语境沟通与间接表达,企业管理多呈现层级化、自上而下的特点;而欧洲国家则普遍重视直接沟通,并倾向于基于共识的决策机制。
针对上述挑战,Lombard建议中国企业可以借鉴西方企业在华成功经验,聘用欧洲本地人才,采用开放管理模式,建立全球统一的报告与控制机制,充分信任并赋能本地团队,通过适配欧洲的管理方式弥合文化鸿沟,是解决这一瓶颈的关键。Lombard说:“文化差异没有谁对谁错,我们需要做的是坦然接受这种差异,去解决因差异产生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