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香港高校下场做创投,科创痛点正在转变?

作者:小微 发表于:2024月05月17日 浏览量:63004

作为香港科技创新的发源地,香港高校在扶持创新创业上放出了大招!

又有香港高校下场做创投,科创痛点正在转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宣布,投放5亿港元成立“红鸟创新创业基金”,并将吸纳市场投资伙伴,与港科大共同创立价值达20亿港元的风险投资基金。

又有香港高校下场做创投,科创痛点正在转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记者了解,这并非香港高校首次涉足创业投资。就在今年3月,香港大学也以LP的身份出资了东莞市产业投资母基金的子基金。此外,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知名高校,都正在以GP、LP等多种形式参与创业投资。

又有香港高校下场做创投,科创痛点正在转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香港本地创投界人士认为,香港本地高校将成为香港科创崛起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正以越发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助力香港科创的发展。

总规模20亿港元

投向师生及校友的早期科技企业

根据香港科技大学官网新闻,据悉,这只基金计划总规模为20亿港元,首阶段由港科大先行注资2亿港元,并正积极邀请业界的基金经理作配对,目的是创建多个风险投资基金。

从服务对象来看,该基金将重点关注港科大师生、校友创办的初创企业,以及使用港科大授权技术开发产品的公司。从投资领域来看,基金将致力协助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机器人、新材料、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生物医学及医疗健康等领域发展。接下来,港科大将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并由大学成员参与其中,与获选基金共同制定投资策略及基金评审、分配准则等。

“这是港科大推动创新创业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港科大司库兼校董会成员姚建华表示,通过该基金与业界翘楚携手创立更多上亿元风投基金,旨在促进大湾区学术机构和企业战略合作,支持香港融入国家整体发展。这一点与港科大3.0愿景的重点策略完美契合。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则称,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及产业化是促进经济进步的关键力量之一,成立创新创业基金的目标为激化创新意念、支援创业家,以及加快科研突破。

据了解,这并非港科大首次成立创投基金。早在2019年,港科大就成立了创业基金E-Fund,目前管理着1亿港元的资金,用作投资种子至早期阶段的初创企业。截至2024年4月,该基金已投资了19家公司,并吸纳逾4亿港元的融资,该批公司的总估值已超过20亿港元。

港科大跑出的最知名独角兽莫过于大疆创新,除此以外,该校还是许多香港创业者的“摇篮”。据介绍,截至2023年9月,港科大成员共创立了1747家至今仍然活跃的初创公司,当中包括9家独角兽企业和13家成功退场的公司(上市集资或被并购),合计创造了逾4000亿港元的经济效益。

广泛联结社会资本

香港高校纷纷下场做创投

事实上,高校做创业投资并非新鲜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内地顶级学府早已下场做投资,近两年还有越来越多高校加入“高校VC”队伍。但对于一向较为谨慎的香港几所高校来说,如今下场做VC,可谓在香港大力发展科创背景下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实践。

记者从香港风投界人士处了解到,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几所高校都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涉足创业投资。今年3月,香港大学以LP身份投资了东莞市产业投资母基金参股的子基金——东莞清水湾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香港高校入股内地私募股权基金的先例。

而更早前的2021年,华润创业就与香港城市大学旗下城大企业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科创投资平台,首期共1亿港元,结合高校科研实力和企业的产业资源优势,重点投资生命科学与健康、生物医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创新科技及初创企业。另据了解,香港中文大学也一直有一只校友基金,该基金的LP为该校校友,该基金除了用于学校建设以外,还会用部分资金支持该校师生或校友的创业创新。

与内地的各大高校一样,香港的高校也有自己的教育基金会,那么,为何还下场单独设立VC基金开展投资?英诺天使香港基金合伙人谭伟豪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高校单独设立VC基金做投资或出于两方面考虑:

一是高校一般不做项目的领投方,因为高校是非市场化机构,难以给项目做估值,设立基金引入其他社会投资机构,有利于估值的客观和公允。

二是随着香港科创氛围日益浓厚,当地社会资本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创新科研项目,但由于缺乏学术和技术的支撑,加上这些项目大多处于早期,风险较高,社会资本往往望而却步。但高校设立VC基金之后,社会资本便可与之合作,优势互补平衡风险,共同投资早期创新企业。“社会资本跟着高校一起投资会更有信心,高校也可以作为跟投方参与更多本校的创新项目投资,由此来鼓励更多师生、教授出来创业。”

“这两年香港的大学越来越开放和包容,投入部分资金来支持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师生创新创业,这是对香港本土科创资金的有益补充,也带动了社会资本投资香港科创的兴趣和信心。”谭伟豪表示。

科创氛围日渐浓厚

资本和创新正“双向奔赴”

一直以来,香港发展科创都面临两大痛点:一是社会创业氛围不浓;二是创新资本不够。二者可谓互为因果,必须找到突破口方能打破僵局。很显然,香港选择了“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在香港特区政府先后发布一系列鼓励和扶持科创的政策的同时,香港本土的风险投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事实上,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并不缺资金,但投向早期风险投资领域的资金却相对匮乏。香港浸会大学创新、转化及政策研究院创新及创业总监傅承滔在去年举办的深圳创投日走进香港活动中坦言:“香港本地资金不太敢投高风险项目,但早期项目尤其需要资金的支持。”

但近些年,香港在发展科创上“火力全开”。无论是去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还是今年发布的2024年财政预算案,都提到将在科创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和政策。对于本地创业和投资的氛围变化,本地投资机构和创业者都有比较明显的感受。

“2018年回国创业时,很难找到基金或者投资人,跟大学谈合作只倾向于学术上的合作,涉及到产业和高校的配对就很难谈拢,但现在明显感受到整个生态圈的思维都在转变。”相达生物科技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CEO招彦焘表示。

谭伟豪也坦言:“以前在香港很难挑到能投的,现在几十个项目中总有三五个是能出手的。”他认为,这得益于产学研的联动,拉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而作为一个专注于深港澳青年创业投资的天使基金,国宏嘉信资本也投资了10个香港高校的知名项目,并与香港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公司创始合伙人冼汉迪表示,在政策、资金和人才的叠加支持下,香港科创迎来了“黄金时期”,现在布局香港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责编:王昭丞

校对:高源